咨詢熱線:
027-88933327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中心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SF6測試儀器
變壓器檢測儀
斷路器(開關)測試儀器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電能計量檢定裝置
避雷器及絕緣子測試儀
電容發電機檢測設備
石油化工儀器
電纜故障測試儀
絕緣兆歐表
其他電測產品及附件
新聞動態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技術支持
解決方案
校準證書
近期業績
聯系我們
企業位置
人才策略
售后服務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人力資源
新聞動態
News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如果您對我們產品有任何疑惑和問題歡迎撥打咨詢熱線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深度 | 煤電低碳轉型進入深水區
更新時間:2024-10-25 點擊次數:
次
基于我國的資源稟賦,煤電長期擔負著能源保供“頂梁柱、壓艙石”的重任,并在大部分時間里保持著“高負荷、高小時、高收益”的狀態。近年來,業內一度出現唱衰甚至“妖魔化”煤電的聲音,有的專家認為煤電裝機峰值將停留在12億~13億千瓦。但隨著極端天氣頻發疊加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帶來的調整,煤電再次“臨危受命”,擔起了保居民用電、保電網穩定的重任,迎來了新的機遇。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聯新媒” 作者:范蕊)
近期,國家能源局先后發布多項有關煤電的行動方案,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入加速期,煤電低碳化轉型正式進入深水區。《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生物質摻燒、綠氨摻燒、CCUS三條重點低碳轉型路徑,并對摻燒提出了10%的比例要求。《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新一代煤電升級行動,明確未來煤電轉型的主線任務是“清潔低碳、高效調節、快速變負荷、啟停調峰”,關鍵作用是“更好發揮煤電的電力供應保障作用,促進新能源消納”,長期目標是“應用零碳或低碳技術,促進煤電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
未來,煤電既要擔重任、又要降排放,將在“頻繁啟停、寬負荷波動、利用小時數下滑”的道路上掙扎,還要完成自我低碳、自我凈化的蛻變,可謂舉步維艱。我們要抓關鍵、轉思路,以新的方式看待煤電,以新的模式管理煤電,長期保持煤電行業的穩定,才能保障能源供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
煤電處境已大不同
裝機規模反彈
2017年,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銜接“十三五”煤電投產規模的函》,叫停了超過50吉瓦的在建項目和超過60吉瓦的已核準或列規項目。由中國社科院大學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2022年聯合發布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2)》提出,“十五五”期間,我國煤電裝機預計新增3000萬千瓦,煤電將于2030年達峰,峰值約為12.6億千瓦。
但從現狀看,自2022年起,煤電裝機年均增量在3500萬千瓦以上。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在建百萬千瓦燃煤電廠約116座,預計2025年底裝機規模將超12.5億千瓦。各省納規煤電機組容量超3億千瓦,因此,大部分專家認為2030年煤電達峰的裝機峰值將超過15億千瓦。
利用小時數現拐點 供電煤耗呈反彈
2016年,煤電利用小時數降至4250小時,供大于求。2017年,實施項目“停緩建”。2021年,用電負荷強反彈,利用小時數回升至4600小時以上,近兩年,煤電裝機增速提升,預計2024年煤電利用小時數將有所下降。“十三五”時期,煤電機組容量年均增長3200萬千瓦,預計“十四五”將達到3500萬千瓦,利用小時數就此下行。
長年來,供電煤耗隨著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投產,落后產能的淘汰,節能改造的實施,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但隨著煤電利用小時數下滑、調節為主的運行狀態,2023年,全口徑煤電供電煤耗首次出現“不降反升”。
“三改聯動”規模接近飽和
2021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開展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的通知》,“三改聯動”開始規模化推進。“十四五”期間,煤電“三改聯動”改造規模合計6億千瓦左右,前兩年已完成4.85億千瓦。可以說,“三改聯動”雖然在資金支持方面略顯不足,但卻是技術最成熟、市場最穩定的煤電節能降碳措施。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現役常規機組基本改造完成,如無技術創新或實施高投資的熱電解耦等措施,“十五五”也將陷入改無可改的境地。
煤電運營成本多維度增長
首先是燃料成本。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明確秦皇島港下水煤及山西、陜西、蒙西出礦價格的合理區間,但在煤炭長距離運輸過程中,物流費用可能高達50%,入廠煤價格仍存在上漲風險。其次是碳排放成本。目前,國內碳市場價格在90元/噸左右,歐洲碳市場價格為50~60歐元/噸,差距將會逐步縮小。2024年,碳配額基準值為0.7822噸二氧化碳/兆瓦時,按2.7725噸二氧化碳/噸標準煤當量的碳排放因子測算,發電煤耗在282克/千瓦時以內的煤電機組可獲得免費配額,部分企業需要有償排放。最后是煤電與新能源的交互救濟。“兩個聯營”的目的之一是新能源與煤電共同開發、共擔成本,這就存在交互救濟的可能,同時為了擴大清潔電量的比例,煤電勢必會增加啟停、備用成本。
“十四五”末煤電低碳轉型
直入深水區
前文提到的兩個“行動方案”均是以2024~2027年為時間維度,可見從“十四五”末開始,煤電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前述的問題依然存在,后續的壓力將會更大。
低碳路徑需要攻堅克難
生物質摻燒、綠氨摻燒和CCUS是現階段煤電實現自我凈化的主要可行路徑,但這三項技術均尚存未攻克的技術難點。生物質摻燒原料中氯離子、鈉、鉀等堿金屬含量過高或摻燒比例擴大時,容易導致鍋爐制粉系統堵塞、鍋爐受熱面腐蝕結焦等問題;綠氨摻燒廠內設置氨罐,安全部門將其認定為重大危險源;CCUS碳封存地質數據庫、封存選址與安全監測平臺尚不完善,源匯匹配難度大,技術與市場等問題亟待解決。
成本問題更是不可忽視。經初步測算,化學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成本超300元/噸,封存成本超60元/噸;綠氨制備成本約3000元/噸;生物質成本折算標準煤后,也接近1000元/噸。如一臺煤機,耦合三條路徑,達到減碳50%的效果,改造的初始投資可能高達15億元。
新常態運行方式帶來更大挑戰
深水區的常態運行方式為“寬負荷調節、快速變負荷、頻繁啟停調峰”,會對機組可靠性及能耗水平帶來極大的挑戰。雖然煤電機組實施靈活性改造后,基本都會承諾鍋爐具備20%的穩燃能力,機側可實現30%的調峰,但能否規避鍋爐超溫、氧化、結焦,汽輪機易發生水蝕,磨煤機、風機、給水泵等輔機設備磨損加大等風險,尚未可知。同時,對供電煤耗的影響也已成為行業共識。目前,某省百萬千瓦機組在啟停調峰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非停次數增加的情況。新建熱電聯產機組在設計過程中,為確保頂峰能力、足額獲取容量電價,增加投資、增大爐膛的現象已成常態。為提升變負荷速率,配置新型儲能更是煤電企業首選的技術路徑,熱電解耦配置電鍋爐、熔巖蓄熱設施比比皆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投資增加,但回收途徑稀缺;硬件配備,但運行策略滯后;能力提升,但傳統指標(煤耗、廠用電率等)上浮。
公平競爭決定優勝劣汰
新型電力系統的終極目標是系統穩定、用能清潔,“新能源+儲能”與“煤電+清潔設施(含三大低碳化改造路徑)”都是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支撐底座,但在不同技術環境下,仍存在較大的競爭關系。電力市場內,新能源耦合儲能入市,具有一定的置信容量價值,也具備一定的曲線控制能力;調頻市場內,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等響應速度更佳,打開市場壁壘后,將沖擊煤電的絕對優勢。總體講,電網對任何電源的需求都是一致的,哪種路徑經濟性最優,哪種路徑將優勝于市場。
需轉變對煤電的認知與態度
規劃部門要轉變
供需平衡是市場的最佳狀態,也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本質。現階段,電力規劃仍側重于傳統模式,電力平衡過程中,風電裝機按5%~10%參與平衡,光伏不參與,新型儲能也尚未完全體現其日內調節的能力,在最大負荷評估過程中,對午高峰的、凈負荷的關注不足,僅把火電、水電、核電作為可靠容量,評估電力缺口,導致煤電機組具有永恒的建設空間。極端省份甚至出現火電裝機大于最大負荷的情況。新型電力系統特性與傳統規劃模式的錯位,導致煤電機組的產能大于實際需求,利用小時數極速下降,大量沉沒成本成為負累。建議建立一套符合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能力的、客觀有效的電力電量平衡模式,為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提供支撐。
管理部門要轉變
“一刀切”是傷害最大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管理效力。不同類型的機組應有其主要的基礎功能,具備條件時,可輔以更多的功能需求,但要求純凝、供熱機組具備同樣的調節能力,要求在運、延壽機組達到同等排放標準,要求調峰機組與高負荷機組能耗水平一致,在現有的技術環境下,還缺少支撐手段。建議在碳排放總量可控的基礎上,制定差異化的標準,適度調整對不同機組供電煤耗、排放標準的要求,為不具備經濟性改造價值的煤電機組松綁,由煤電企業自主選擇生存路徑,為整個煤電行業創造良性的生存環境。
煤電企業自身要轉變
煤電企業也同樣需要從思想意識及管理模式上轉變。進入深水區后,優勝劣汰是必然的,運營滿30年不再是保障,盈利更不存在必然。但去留取決于市場需求,老舊機組運行成本低、競價空間大;高效機組響應速率快、調頻能力強;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碳減排成本少,各有優勢。同時,運營管理模式要轉變,要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發與不發電看價格;運行安全性要保障機組可執行市場約定的曲線,提高新常態運行方式下的安全可靠能力。
上一篇:
國家能源局關于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網接入等典型問題的通報
下一篇:
長江電力:前三季度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創歷史同期新高
相關文章
長江電力:前三季度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創歷史
10-29
深度 | 煤電低碳轉型進入深水區
10-25
國家能源局關于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網接入等典
10-21
【盤點】近10年,電力行業工資有何變化?增
06-17
業內專家指出 碳市場“擴容”時機尚不成熟
06-16
“十四五”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
06-15
籌謀電力系統轉型發展之道
06-07
用電指標明顯走低!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
06-06
圖解漫畫|新型電力系統是個啥?
06-02
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實現“以電定碳”!電力數
06-01
公司總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東二路
電話:027-88933327
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潭路2號
電話:027-88933327
友情鏈接
中國南方電網
國家電網
中國電建
華電科儀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與服務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變壓器檢測儀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更多...
資料中心
產品視頻
產品說明書
技術文章
產品證書
官網手機站
微信公眾號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版權所有: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公司 www.kcj88.com Corporation. 鄂ICP備11010568號-3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3127號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不卡,国产愉拍刺激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3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