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88933327

聯系我們

如果您對我們產品有任何疑惑和問題歡迎撥打咨詢熱線

業內專家指出 碳市場“擴容”時機尚不成熟

更新時間:2022-06-16   點擊次數:
       生態環境部今年3月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重點部署近兩年年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報送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并開展報告核查。對其他行業企業并未做詳細安排。從通知釋放出的政策信號看,近期全國碳市場并未有擴容跡象。
       近日,有受訪專家談及這一話題時向記者分析指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碳市場貿然擴容恐會增加企業經營負擔,且全國碳市場法規制度建設存在一定滯后性,當前碳市場擴容時機并不成熟,相關工作仍需審慎推進。
擴容需謹慎
       碳市場是碳排放總量控制的重要抓手。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在首個履約周期中,全國碳市場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按履約量計,履約完成率為99.5%。全國碳市場運行健康有序,交易價格穩中有升。
       但鑒于目前碳市場覆蓋行業較少,碳覆蓋率仍不足,無法有效達成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同時,企業無法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碳配額的自由交易,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碳價信號。因此擴大碳市場納入范圍的呼聲漸高。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助理教授鄭瀅說。
       盡管全國碳市場已進入平穩運行階段,但由于仍在運行初期,碳市場功能尚未充分顯現,價格引導作用尚待進一步發揮,且出現了一些企業參與交易的主動性不夠、碳數據質量有待提高、日常交易量偏低、履約期大幅延長等現象,全國碳市場擴容需謹慎推進。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經濟分會理事張建紅指出。
       按照生態環境部先前對全國碳市場新增管控行業成熟一個、批準發布一個,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的原則,相關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國家標準,以及配額分配方案成熟后,才可以納入全國碳市場。
       目前除了發電行業外,石化、有色、化工、造紙、建材、鋼鐵以及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的核算標準及配額分配方法等制度均未出臺,碳市場相關規則尚不健全。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研究員鄭穎指出,除此之外,全國碳市場擴容還受社會經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當前經濟環境下,貿然擴容可能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加重企業經營負擔。
減排與發展要兼顧
       在鄭穎看來,全國碳市場發展是系統工程,應著眼整個碳中和階段,統籌考慮減排與發展節奏,科學安排擴容進度。
       但張建紅同時指出,在保障碳市場健康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我國需要盡快擴大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覆蓋范圍。擴大碳市場納入范圍更有利于降低碳價,拉低碳市場邊際減排成本,且納入部門越多,碳價越低;其次有助于提高碳市場活躍度。碳市場交易的活躍度通常可以衡量一個碳市場的成熟度,擴大納入范圍,有利于碳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同時降低經濟損失的風險。
       根據相關資料,若十四五期間,我國碳市場納入范圍尚未擴容至規劃中的8個行業,則累計GDP損失將比在2022年擴容至少提高9000億元,平均減排1噸二氧化碳的GDP損失提高32.77%
       鄭穎同時指出,碳市場擴容有助于解決碳市場納入行業和交易品種單一的問題,也有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目前在全球碳減排的形勢下,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快碳定價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歐盟近期出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會對我國的制造業,如鋼鐵、鋁等行業會產生較大影響,碳關稅將會給中國的出口造成額外的負擔。如果這些行業納入碳市場節奏過慢,將影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十四五有望實現重點行業全覆蓋
       在鄭穎看來,雙碳目標兌現是一項長期任務,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政策措施會有一定的動態調整空間,全國碳市場發展亦如此。在發展初期,允許發現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完善機制,優化設計。在碳市場擴容過程中,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體系、數據管理與碳排放監測核算/報告/核查體系,以及電-碳市場聯動機制等,均需進一步提升完善。
       廣義上講,碳市場擴容還包括交易產品(工具)的豐富與交易主體的增加。就在今年6月,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發布了《廣州期貨交易所交易管理辦法》等12項業務規則,其在2021年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交易品種就包括碳排放權期貨等綠色發展類產品。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碳市場擴容一直在穩步推進。有業內人士指出。
       據預測,到碳市場第三個履約期,將有更多行業被納入全國碳市場。
       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碳市場將實現重點行業全覆蓋。屆時,碳市場主體將明顯增加。按照每年消耗1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排放2.6萬噸二氧化碳/年)的納入門檻計算,納入范圍達到8個行業時,參與的企業數量將有望達到約8000家,屆時可覆蓋碳排放量的近70%;其次,碳價會趨于合理。目前碳市場價格區間在每噸50元至60元人民幣之間。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邊際減排成本將達到約68/噸,屆時碳價預計將高于68/噸。張建紅說。
公司總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東二路
電話:027-88933327
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潭路2號
電話:027-88933327
  • 官網手機站
  • 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不卡,国产愉拍刺激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亚洲欧美动漫少妇自拍 |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日韩一区视频蜜桃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婷婷夜夜人人六月 |